認識糖尿病 與糖尿病共處 健康飲食 運動治療 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因素評估
捐款

醫護人員專區
(最後更新: 23 April 2024)

活動相簿:

 
 與糖尿病共處 > 寫給新糖尿病友

 



為新糖友加油

根據最新數據,糖尿病發病率在世界各地穩步上升,中國、香港也不幸免。新糖友(糖尿病新患者)每天都出現,這些初上戰場的戰友,由於缺乏正確的治療觀念和指導,往往會在與糖尿病的會戰中手足無措,他們或因誤解而困惑;因困惑而憤懣;因憤懣而逃避,最後怠誤了病情,也影響了健康。

面對糖尿病,與其說會戰,倒不如說共存。能與糖尿病共舞的,才是最終的勝利者。明乎此,則知為新糖友好好裝備之重要。


      
 
積極面對 
現今診斷糖尿病,都以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糖尿病協會等權威醫學組織頒佈的標準為依據。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症狀當然會在部份患者身上出現,但亦有不少人病在發時,並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感覺良好」、「無唔舒服」只是糖尿病的偽裝,它減低了很多新糖友的警覺性。當你輕視它、逃避它,這披著羊皮的狼便會張牙舞爪的向你施襲,各種各樣的併發症就會相繼出現了。 

監而控之
要揭開這層羊皮偽裝,必須借助定時自我血糖監測。如前文所述,高血糖本身症狀並不明顯,加上多飲、多尿等症狀較為空泛,以此作為病情監控並不可靠。透過刺手指採血檢查(一般稱篤手指),可得知血糖的升降趨勢,和食物、運動、藥物、情緒等因素的關係,更能和各種症狀配對,控制糖尿自然更有把握了。少許痛楚和不便,換來理想的監察和控制,各位新糖友,相信你也會說——值得!

認清目標
二型糖尿病是一個進展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延誤控病時機。新糖友在治療時要關注兩個目標:短期來説,就是要控制血糖,從而防止併發症;長期來説,鑑於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保護心血管,亦是控病重點之一。

多管齊下
新糖友在初次面對糖尿病時,要把握時機,在併發症出現前及早干預。即使在確診時已有併發症出現,良好的控制也能延緩及阻止併發症的惡化。可惜的是,很多新糖友在確診初期,對降糖藥物,特別是胰島素注射都有點抗拒。很多時新糖友會認為服藥、打針就代表病情很嚴重,所以選擇逃避和拖延,誰不知正是這種諱疾忌醫的心態,讓頑疾有機可乘。調整生活習慣、服用口服降糖藥、注射胰島素等,都是有效的控糖良方,醫生會按需要處方適當療法,協助新舊糖友達成控糖指標。請謹記,及早、有效的干預才是避免病情加深的方法!

嘴腿兼修
調整生活習慣是控糖大業的基本功,做到「管住嘴、邁開腿」是糖友們的共同目標。對於現代人來説,這六字真言卻是知易行難。很多新糖友開始時有板有眼,既管嘴也開腿,可惜往往難以堅持,持之以恆正是生活方式調整的成功關鍵。但是傳統智慧有云:「辛苦搵來自在食」,所以提點糖友管住嘴的角色並不好當。有些糖友覺得衹要自己有吃降糖藥,就可以放懷大吃了。殊不知,超量飲食會引起餐後血糖急劇升高,給本已脆弱的胰島功能更添負擔,亦會因此令體重增加,控糖便難上加難了。另外,有些糖友認為得了糖尿病就與珍饈美味無緣,什麼都不敢吃。但長時間過嚴的飲食控制也可能會導致能量攝入不足。應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患者,在不當控制飲食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低血糖的現象。過猶不及,當然也不是明智之舉。

很多都市人生活緊張、工作繁忙,騰出時間和精神做運動並不容易。要邁開腿除了恆心,更要決心。運動對控糖以至保持健康身體的好處不勝枚舉,新糖友不妨從最簡單的邁開腿、多走路做起,逐步領略運動的種種好處和樂趣。

站穩陣腳
很多新糖友在得知患病時,或許會出現抗拒、憤懣、逃避等情緒。現今是資訊爆炸年代,要認識糖尿病的途徑俯拾皆是,健康講座、醫學衛生網頁、報紙雜誌的資訊相當豐富,不過亦要注意資訊的來源,勿被一些廣告或宣傳手法誤導。自亂陣腳有害無益,能夠放開懷抱,輕裝上陣的,才能走上前線,為這場長期戰爭增添勝算。

「積極面對、監而控之、認清目標、多管齊下、嘴腿兼修、站穩陣腳」是為控糖心法入門六式!

 
投票
減壓有助穩定血糖,請問你有何減壓良方? (11項 多項選擇)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  免責聲明     © 2011 - 2012 香港糖尿聯會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A project funded by Love Ideas Love Hong Kong Facebook of Diabetes Hongkong DHK's YouTube Channel